新闻中心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新闻中心 >实验型管式杀菌机操作全解析,从准备到维护的科学指南

实验型管式杀菌机操作全解析,从准备到维护的科学指南

更新时间:2025-08-25   点击次数:176次
  实验型管式杀菌机作为食品、饮料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关键设备,凭借其高效热交换、精准控温及灵活适应性,成为实验室研发与小批量生产的核心工具。本文将从操作前准备、运行流程、异常处理及维护保养四方面,系统梳理其科学使用方法。
 

 

  一、操作前准备:细节决定成败
  1.能源与介质检查:确认蒸汽压力稳定在0.6-0.8MPa,压缩空气压力0.55-0.7MPa,冷却水(冰水)压力0.3-0.5MPa。例如,某乳制品实验室曾因蒸汽压力不足导致杀菌温度波动,最终产品微生物超标。同时检查酸碱罐液位,确保CIP清洗时浓度达标。
  2.设备状态验证:检查热水罐水位(中上位置为佳),开启均质机冷却水阀门,测试隔膜阀密封性。某果汁企业因未检查隔膜阀泄漏,导致杀菌过程中物料氧化变质,损失严重。
  3.参数预设定:通过触摸屏设定目标温度(63-140℃可调)、流量(3-5L/min)及恒温时间。例如,巴氏杀菌需63℃/30分钟,而UHT杀菌需135℃/4秒,参数错误将直接影响产品品质。
  二、标准化运行流程:三阶段精准控制
  1.升温阶段:启动高压泵,物料经预热至目标温度。采用PID温控系统,确保温度波动≤±0.5℃。某茶饮料研发中,通过优化升温曲线,将茶多酚损失率从8%降至3%。
  2.恒温杀菌阶段:物料在管内循环流动,通过波纹管增强湍流,提升传热效率。例如,含3mm颗粒的芒果汁杀菌时,湍流设计使颗粒受热均匀,避免局部过热导致沉淀。
  3.冷却阶段
  采用二级冷却:先经冰水降至40℃,再通过无菌水降至室温。某酸奶实验室通过分段冷却,将活菌存活率提升至95%。
  三、异常处理:快速响应保障安全
  1.温度异常:若显示温度与实际偏差>2℃,立即检查热电偶校准及蒸汽阀门开度。某调味品企业因未及时校准温度传感器,导致杀菌不干净,产品保质期缩短60%。
  2.流量波动:调整变频泵频率或检查隔膜阀堵塞情况。某啤酒厂因流量不稳,造成杀菌时间不足,引发微生物污染。
  3.压力报警:当系统压力>0.8MPa时,安全阀自动泄压。需定期测试安全阀灵敏度,某药液生产线曾因安全阀失效导致设备爆裂。
  四、维护保养:延长设备生命周期
  1.每日清洁:用1-2% NaOH溶液循环清洗20分钟,再用清水冲洗至pH中性。某果汁企业通过严格执行CIP清洗,将设备结垢周期从1周延长至3个月。
  2.每周检测:检查电磁阀密封性、泵体振动情况及管道焊缝。某乳品厂因未及时发现泵体泄漏,导致电机烧毁,停机维修2天。
  3.年度大修:更换波纹管、密封圈等易损件,校准温度传感器及流量计。某生物医药实验室通过年度维护,将设备故障率从15%降至2%。
  实验型管式杀菌机的科学使用,需贯穿“预防-精准-维护”全链条。从上海某乳品企业的案例可见,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使设备综合效率提升40%,产品合格率提高至99.5%。随着AI算法与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,未来该设备将实现更智能的参数自适应调节,为食品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关键支撑。
 
返回列表返回顶部

上一篇 : 没有了

   

下一篇 :  发酵罐的主要类型介绍